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首页 >> 应急管理 >正文

浅谈化工企业应急预案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2023-08-08
来源:中国安全生产 作者:济南市应急管理技术服务中心 贾丹妍 山东三丰科技有限公司 王慧



由于化工行业具有特殊性,化工企业依据相关的法律规范,结合企业实际生产状况,制定了综合、专项、现场等一系列的应急预案,目的是当企业有事故发生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展开有效的救援工作,将事故对生产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起到保障性的作用。

 

目前企业应急预案存在的共性问题




第一时间展开有效的救援工作,将事故对生产的影响降低到最小(摄影:程程)


  

应急预案的编制原则执行不到位。预案编制不能遵循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不能真正做到以应急处置为核心,不能充分体现自救互救和先期处置的特点。预案编制时调查不到位,脱离企业实际,造成编制的预案缺乏相应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预案编制过程中,只是职能部门的人员参与,一线员工及其他部门参与度不够,预案评审流于形式,走走过场签签字,造成评审失去意义,不能发挥评审环节的作用。职责不明确、程序不够规范、执行过程容易出现偏差、措施不够、科学实用性不强。个别企业委托第三方进行预案编制,但编制过程不严格履行程序,预案编制完成后只作为迎查备用。

应急预案对企业可能发生事故的针对性不够强。化工企业的应急预案对事故的基本情况分析不够全面,分析的危险源及其危险特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急预案中缺少事故对企业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分析,导致预案中缺少针对性措施,不能充分发挥预案的作用。缺少对整个应急过程进行有效监测。有的化工企业所制定的事故应急预案中,侧重对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安排及职责进行详细安排,但缺少甚至没有针对各种事故的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应对方案,使预案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企业预案编制不规范。预案编制时与预案无直接相关的、无实效的啰嗦文本、套话偏多,缺少支撑性的数据及表格作为附件,造成预案的文字偏多,文本不够直接,造成预案的可读性和直接性较差。应急资源调查过程中对应急能力的评估带有明显的主观性,不能做到科学评估。应急资源涉及大量实物和具体资源,调查不能够从“人机料法环测”入手,造成应急资源不够客观实际。

应急预案演练不到位。不能够按照规范要求的频次进行演练,演练重视程度不够,存在应付现象。参演人员不熟悉自己的职责,演练过程中不够严肃,演练准备工作不够充分,一些细节问题考虑不够充分,演练涉及到的物资准备不够充分,提供的物资器材不适合演练构置的事故场景。演练总结不够全面,对于暴露出的问题,制定的整改措施缺少针对性,不能够发挥应急演练的作用。

 

应急预案的改进措施

 

严格按照预案编制程序编制预案。预案编制步骤要逐一进行,不能跨越任何一个步骤而进入下一个步骤,特别是不能跳过新增加的应急资源调查和桌面推演两个步骤,防止预案发布后出现响应能力不足、资源准备不足等偏离实际的情况。预案编制时要对企业存在的风险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只有了解清楚相关的风险问题,才能在预案编制过程中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企业必须从评估的角度去研判企业存在的风险,采用合理有效的方式来预估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异常情况,针对研判的异常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全措施。 严格预案评审人员管理。采用表决式评审,必须有2/3以上出席会议的专家同意方能通过,并形成书面意见并签字。企业完善应急方案时可以采取引进外部人力资源的方式,来达到企业应急预案的优化完善。企业预案制定过程中要注意企业地理位置,明确疏散线路及警戒范围、明确事故影响范围及周边关系。上述涉及的内容要使用图表形式表现,这样更加有利于实战中应用。

规范预案编制机制。必须按照预案的编制要求,明确企业各具体部门参加编制工作组,防止变成安全部门独立编制,多部门参与编制有利于保证资源调查的质量和应急资源的准备保障。在制定预案过程中,相关参与部门之间要做好相应的衔接工作,为以后企业可能发生的不同程度事故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同时,还需要做好相应的数据分析及记录,以便及时对事故的管理工作提出规范建议。遵守逐步推进的原则,对企业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假设和预想,根据可能发生的情况,制定符合企业处理能力的应急预案,确保预案整体编制水平,满足企业的真实状况。预案要形成定期审查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修订,确保预案与企业实际情况保持一致。




化工企业预案要做好分级响应和分类(摄影:程程)


明确预案分级响应。企业预案执行过程中一定要根据预设事故发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分级响应和分类,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四个级别,根据分级进行对应级别的响应,从而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现在部分企业分级未按照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分级,造成预案分级不合理,致使预案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企业制定的应急预案出发点要依据实际情况,真正发挥预案的作用。

加强预案宣传教育培训。预案评审发布后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组织学习,要让企业相关人员熟悉掌握预案,要让预案在企业发生异常情况时真正发挥作用。对于预案中涉及的应急器材,企业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配备,指定专人进行器材的管理,保证器材始终处于备用状态。企业员工要做好器材使用的培训,不仅要保证应急人员会正确使用,企业其他人员也应会熟练使用,避免发生应急情况时出现应急器材不会使用的情况,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要制定企业预案的培训计划,按照计划组织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培训的效果。由于部分企业人员自身业务能力不够,在应急预案的执行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企业应根据预案的内容,对于不好掌握的地方制定处置卡。处置卡的内容要精练、针对性强,便于员工掌握。处置卡可以放置在岗位,也可以在宣传栏进行张贴。针对预案制定奖惩制度,对于预案工作执行到位的,要给予表扬奖励;对于对预案工作应付不重视的,要加大考核力度,确保各项工作有效推进。




化工企业要重视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保证应急工作有序推进(摄影:程程)


总之,化工企业要重视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确保制定的应急管理预案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保证应急工作有序推进。企业相关人员要全面掌握应急管理的相关知识,不断寻求新的应急管理思路,让应急预案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