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首页 >> 理论探讨 >正文

“反违章大数据+”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创新应用

2023-07-14
来源:中国安全生产 作者:河北大唐国际唐山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李顺 张杰



人是什么?从经济学角度,人是绝对自私的,具有经济理性,称为“经济人”;从安全角度,人是安全的主体、人是安全的尺度、人是安全的重点要素,因此在做好安全监督分析之前,首先要深入分析人或组织从各个角度出发而产生的心理状态、行为状态和组织状态,从而引发的行为结果,主要从人和组织角度进行安全管理分析,提出合理解决方案,并以此为依据,将安全管理的有关内容不断修正、完善、贯彻下去。


一、新形势下反违章管理现状及问题


2023年是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开展的第8年,随着电力改革的逐步推进并加速迈入深水区,各大电力集团已逐渐转型且已具备现代化企业的标准与特征。然而,转型随之带来了些许阵痛与不明隐患,其中电力企业反违章管理便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其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产安全,更涉及到广大电力职工的人身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保证职工的人身安全是电力企业关注的头等大事,由于“三新”特性、工作环境及安全意识等,埋下了各类隐患乃至事故的发生。以下将简要介绍电力企业反违章管理现状。


(一)企业管理模式僵化,缺乏现代化理念


企业中,从上至下往往只重视大规模、宽范围的安全管理和行为管控,常常忽视了严谨的管理细节和现代化管理手段,从而出现了“大而不全,宽而不精”的现象,很难达到分类管控、精准管控。究其原因,在于部分企业仍然遵循旧式动员大会与运动化管理方法,这种自上而下的大框架、大标题的管理,既难以从生产实际出发,也不利于经验教训的总结提升,更难以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而更多的则是流于形式、走走过场,很难发挥作用。


(二)作业标准化不健全,习惯性违章屡见不鲜


标准化作业是预防和控制电力系统事故的主要手段之一,其执行过程是否严格规范,直接关系到生产安全与社会稳定,但某些工程施工或检修作业为了赶时间、抢进度、凭经验、怕麻烦,出现松懈、简化乃至省略其重要作业流程,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习惯性违章是指安全生产工作中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行为。例如:进入现场未佩戴安全帽或佩戴不规范、切割或打磨作业时未佩戴护目镜、两票填写不规范、安全带使用不规范等,暴露问题:一是现场作业风险管控待加强;二是个人安全防护执行行为差,未做到“知行”统一;三是作业人员缺乏自我防护意识,不懂防护知识或不按规定和要求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四是“三讲一落实”执行不到位,未按规定讲安全措施并落实措施,总体反映出习惯性违章突出。


(三)人的不安全行为引发事故的占比较高


根据美国人海因里希事故调查和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0年,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23起事故32人死亡,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13起事故13人死亡,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引发的事故占比超七成,所以就必须要提高人员行为的安全性,必须管控人的不安全行为。通过各类违章事件统计分析,集中体现在规章制度不掌握、责任制不落实、安全技能水平低、盲目从众心态、侥幸心理、安全意识低下、新设备或新材料使用不规范等。

        各原因人身伤亡事故起数占比(左)和各原因人身伤亡事故死亡人数占比(右)


(四)“重生产、轻安全”顽疾痼瘴


安全管理,主要从“人、机、环、管”四方面进行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近年来相关数据分析,从违章查处统计、现场管理、现场作业指挥、典型违章分析多角度来看,管理性和指挥性违章查处数量占比较少,保证体系对安全管理和反违章管理缺失,往往造成重工作进度、,需加大对行为性违章、管理性违章、指挥性违章的动态查处力度,创新安全培训方法,堵塞管理漏洞,压实安全责任。


二、“反违章大数据+”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命至上,以人为本”和 “安全是技术、安全是管理、安全是文化、安全是责任”的“四个安全”新理念,积极探索安全管理新方法、新思路、新技术,摒弃固有老化的安全监督管理思维,加强对新的管理技术、管理思路、管理策略等的培养,进一步学习现代化企业安全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牢牢守住安全红线底线。

通过开发并应用“电子监督眼+反违章大数据归集分析+ VR 3D沉浸式安全教育”系统,重点解决违章查处、现场作业管控、安全教育培训和天花板效应问题,从而大大提升人或组织的现场作业管控和动态监督检查。

(一)创新电子监督眼实时监控系统,一方面研发便携式电子监督眼(移动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对作业现场实现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实时监控;另一方面利用无人机对高空、高危、动态等进行跟踪监控。以高科技设备系统助力现场实时动态安全监督,通过运用信息化的新科技、新技术、新设备,强化现场安全管控,组织应急救援,确保作业监控无死角,有效实施“科技兴安”,遏制“三违”现象,规范职工安全生产行为,强化提升职工安全素养,培养良好遵章守纪的习惯。

1.研发应用电子监督眼(移动无线视频)监控技术,其系统具有投入费用低、灵活性高、扩展性强、维护简便等优点。

1.1前端视频监控设备采用移动高清、大广角、夜视、双向语言对话功能的设备,实现对厂区作业现场人员动态视频监控。

1.2视频监控系统采用内置电信无线5G网络连接,节省电信移动开卡费用。

1.3视频监控系统采用内置大容量移动电源供电,减少供电链路的费用投入。

1.4根据作业现场情况应满足磁吸式支架和移动夹支架功能,方便现场固定摄像头使用。

1.5视频监控系统采用本地存储卡存储和云存储的方式,满足管理人员视频监督检查和违章事件调查追溯功能。

2.移动视频监控设备随运行人员发出工作票同步交付工作票工作负责人使用,实现一张工作票对应一台移动视频设备(“一票一号一对应”),确保现场作业全过程始终处于视频监控中。

3.将电子识别人员违章行为、违章事件微信预警报告等功能模块加入其中,实现可跟踪、可辨别、可预警。

4.各级管理人员可通过专属APP随时调看正在作业的生产现场,实现对作业现场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实时监控。

5.对超高空构建筑物、突发故障高危设备、高风险作业区域等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作业行为,利用无人机辅助进行重点监控,并拍摄影像留存,便于事故判定与分析、安全管理与监督、应急救援与指挥、案例教学与培训。

为了企业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将移动视频实时监控技术引入作业现场,实现以技术助安全目的,得益于其自身的灵活性高,扩展性强,维护简单等优点,也成为作业现场监控各阶段的必要性。


(二)创建反违章大数据归集分析,实现“两本账”安全管理。一是结合应用移动视频实时监控技术,编制两个体系(监督体系和保证体系)违章查处清单并形成反违章月度统计分析报告,建立违章查处归集分析机制,制定习惯性违章台账,以数据为依据,以结果为导向,用事实说话,重点违章重点分析、典型违章典型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指导意见;二是建立反违章“两本账”,建立无知性违章台账和“典型违章说清楚”台账,用身边违章事件警醒、教育职工,既能纠偏又能起到震慑和教育作用,纳入反违章管理办法并形成长效机制。

(三)创造违章教育新模式,VR 3D沉浸式安全教育系统。一是建立违章人员积分达标复工管理方法,推行“违章记分、学习减分”管理模式和模块研发,充分利用佳腾培训平台开展两票、安规、应急、消防等安全知识考试与竞赛活动,违章职工通过参与安全教育、观看视频、参加考试等自我培训方式,培训达标后核减违章积分达到返岗复工条件;二是建设安全教育实训基地,针对各类违章人员,编制个性化的违章案例,通过VR 3D沉浸式系统模拟复原违章场景,职工亲身体验违章过程,直观违章造成的严重后果,使违章教育入脑入心;三是充分运用年度《安规》《消规》和“两票”调考机制,依托反违章大数据归集统计分析,将有违章记录的人员按照违章类别,分类列为重点管控对象,并有针对性进行集中施训与考评,以“点对点”模式,重点帮扶职工补齐应具备的安全生产技能,加大人的不安全因素管控,有效遏制习惯性违章发生,杜绝人身伤害事件。

综上实践,充分利用“反违章大数据+”的安全管理模式,能够大大提升反违章查处力度和安全管理水平。根据近半年真实数据统计(见下图),自12月初实施后,违章数量逐渐降低、反违章效果明显,1月和2月份较之前月份违章数量明显降低并有持续下行走势。


三、结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难度。根据当前情况来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企业要更加关注各项安全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职工的工作素养和组织的安全管理规范,有利于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的更好实现。

 

 


【责任编辑: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