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首页 >> 热点关注 >正文

聚焦应急科技成果 探索服贸会创新发展

2022-09-05
来源:中国安全生产 作者:本刊记者 程程


831-95日,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园区双场馆隆重开幕。本届服贸会以“服务合作促发展 绿色创新迎未来”为主题,继续采用“综合+专题”“线上+线下” 的办会模式,围绕主题设置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展览展示、论坛会议、推介洽谈、成果发布和配套活动六类活动。服贸会场馆内展出的有关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应用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视觉盛宴。这对于推进信息技术与“大应急”的有效融合、深度应用,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会首钢园区会场

 

 

无人机创新成果亮相, 助力应急救援能力再上台阶

 

走进国家会议中心综合展馆,记者看到,浙江省展台上摆放着三架无人机,分别是系留式照明+视频无人机、系留式全向广播指挥无人机和新一代智能网络化机巢。这是极客桥(CBI)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带来的“系留式无人机+X(各类行业应用需求)+AI云(云端人工智能处理)”技术在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领域应用的“新成果”。

“我们攻克了夜间野外复杂环境下应急救援照明的世界性难题,照明无人机飞上天后,单机照明可以覆盖8000平方米,两台照明无人机同时工作时的照明范围就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并且可以保持200个小时以上的不间断照明。”

 

 

“系留式照明+视频无人机”提高应急救援效率

 

记者注意到,此次展出的系留式照明+视频无人机外形十分小巧,极客桥(北京)科技创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永超拿起无人机向记者展示。“别看这个无人机外形并不显眼,一体机箱只有约20公斤重,却在多场硬仗中立下了大功。”张永超告诉记者。“在广西贺州水上救援,雷神山火神山、石家庄黄庄公寓和香港疫情隔离医院工地点亮夜空,温岭大溪紧急驰援、钱塘江、鄱阳湖、淮河等流域的抗洪抢险、温岭槽罐车爆炸搜救、四川凉山森林大火扑救中处处可见它们的身影,为应急救援事件的处置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了解,这款“夜间照明神器”是利用了无人机技术与LED照明灯组模块实现无缝结合。利用数台空中照明系统组成照明编队,可以形成数万平方米地面+空中的作业面,在诸如山林火灾、水域搜救、高速公路救援及山区野外等复杂地形场景下的各类夜间作业和应急救援时,能够及时到达现场提供照明保障。特别是在面临大面积突发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泥石流事件的应急救援中,弥补了传统应急照明设备笨重移动性差、响应速度慢的缺陷,极大地提高了应急救援的效率。


 

FWH-1500无人直升机能够高效精准灭火和物资投送

 

 

应急管理部的《十四五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航空应急救援力量”。在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11号馆内,北京航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携带的一款1000公斤级重载无人直升机为航空应急救援装备再添新利器,十分抢眼。

架长7.2米的深灰色FWH-1500无人直升机一次可以挂载650公斤的灭火弹,在森林火灾发生初期,快速深入火场,对复杂场景下的森林火灾实现高效精准灭火,快速压制火势蔓延,发挥“打头火”的突击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消防救援人员的人身伤害。航景创新总经理王伟介绍说:“除了用于森林灭火以外,这款无人直升机还具备一定的地形匹配飞行能力,可以自动规划地形匹配航线,在高原、高山、海岛礁等多种地形受限条件下,能够进行物资的快速精准投送,同时在缓降的方式下,保证物资不受损伤。目前广泛应用于军民融合常态化后勤保障、应急补给支援、应急救灾物资投送等领域。”

 

“智慧安全”+智能机器人强强联合,赋能企业安全生产监管

 


智慧安全电箱预控线路故障运行及异常情况

 

来到首钢园区的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8号馆,记者现场观摩了北京天恒安科集团智慧安全电箱的功能演示,物联网传感终端会将漏电电流、导线温度、电流的数据实时传至物联网云平台,系统会将安全隐患的预警信息发送至监管人员手中的“智慧用电APP”,以便预控线路带故障运行及异常运行的情况;如果一旦发生线路短路,智能开关会在10秒内自动断电,有效减少了火灾隐患,降低了火灾风险,保障了工人的生命安全。天恒安科的研发部工程师王宁宁告诉记者:“天恒安科这次带来了‘一平台+三设备’一系列智慧安全产品。‘一平台’指的是物联网云平台,包含登录界面、数据展示、项目管理、权限管理四部分功能。 ‘三设备’指的是智慧安全电箱、智慧节能系统和智能井盖及管控系统。“物联网云平台+三设备”相结合能够为智慧城市、园区安全运行监管,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反馈及数据分析。”

有限空间作业涉及矿山、化工、建筑、城市燃气、污水处理、特种设备等多个企业和行业领域,中毒窒息等较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记者注意到,此次天恒安科研发的智能井盖及管控系统就对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防控和监管问题进行了有效解决。智能井盖是指加载NB-IoT无线管控智能锁与智慧管控云平台、工单系统的有限空间智能监测管控装备。智能井盖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对有限空间作业流程、作业人员进行强制监管,对有限空间作业强行上锁,层层审批、严格把控、明确作业第一责任人,杜绝人的不规范行为导致的生产安全事故。全方位、高质量、系统性地提升区域有限空间管理水平,大幅降低有限空间事故发生率。同时,通过云平台可与GIS地图关联,可实现辖区内地下有限空间“一张图”+“一张表”管理,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为有限空间管理建立台账,进行统计总览、分级管控,并可通过后台数据分析,辅助决策、厘清责任。

 


“智能巡检机器狗”首次亮相服贸会

 

咔咔咔……穿着荧光马甲、动作灵活的“智能巡检机器狗”跳跃着向记者奔来。由中建安装集团旗下中建电子自主研发的巡检机器人亮相服贸会,吸引了在场的参观者围观。

“机器狗具备良好的越障能力,能够进入隧道、狭小的有限空间进行安全巡检。”中建电子的研发部负责人一边手持遥控,一边向记者介绍。“智能巡检机器狗”的前端配有深度相机和激光雷达,通过缘分析模块相机摄像头搭建5G网络平台,实现避障作业和危险源分析,相比于人类目测巡检,更加精准可靠。针对施工现场出现的未戴安全帽、未穿反光衣、未正确穿戴防护设备等不安全行为以及烟火等安全隐患随时进行抓拍,达到了机器替代人工进行安全生产监管的效果。

智能巡检机器人目前已经在建筑和能源化工企业投入使用。中铁建设集团的履带式智能巡检机器人,方便进入施工现场基坑,在衙门口棚户区改造、澳门轻轨延伸横琴线、北京中直安慧职工住宅等多个项目中替代人工,大大减低了施工安全隐患,提高了安全监管效率。天津新松智能的“金刚龙巡检机器人”和消防机器人强强联合打造了“巡检+消防”一体化解决方案,不仅加强了发电厂变电站地面设备、电缆沟巡检,更能实现快速灭火,及时有效消除火灾隐患。

 

信息平台监测预警预报,提高灾害风险治理能力

 


    气象服务云平台现场展示

 

环境服务展区是2022年服贸会新增设的,以“双碳赋能•焕发创新动力”为主题,集中展示了气象、环境服务的最新成果。

中科星图维天信(北京)有限公司研发的 GEOVIS+气象”就是以GEOVIS数字地球为基础,运用国产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北斗导航和北斗网格码等空间感知基础设施,通过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卫星遥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手段,提供气象数据采集、多源气象资料组织管理、气象资料综合处理、综合分析可视化、气象卫星遥感应用、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特种气象综合保障应用等服务,打造气象数据全球一张图,面向全球用户提供天气预报、防灾减灾产品的气象服务云平台,将为今后应急管理部门和气象部门加强信息共享、完善预警信息发布、及时启动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提供有效的技术和服务支撑。

除了气象服务云平台,相关负责人还向记者介绍了“GEOVIS+应急”即贯穿了应急管理的全业务流程,平时值守,应急处突,覆盖了事前隐患监测、风险预警;事发值班值守、信息报送;事中辅助决策、指挥调度;事后总结分析、过程回溯,全面提升对突发事件的全要素监测、精准预警和高效处置能力的应急管理综合服务平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关GEOVIS数字地球的相关平台目前还在探索研发阶段。目前,有关地质灾害数据服务已经被应急管理部采纳,应用于九寨沟地震应急保障等灾后评估工作。

166”——这是航天宏图火情监测预警指挥调度SaaS平台通过卫星对2022821日重庆市巴南区山火监测到的次数。2022821日下午1650分,葵花8号(H8)静止气象卫星在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街道首次监测到异常热源点,经过后续连续监测,该火情被确认为森林火灾。“用户在第一时间就收到了系统的预警,之后的12小时内,又陆续收到了90余条提醒短信,及早发现、精确预知森林的火情能够帮助用户有针对性启动应急预案,及时组织应急救援。”航天宏图的火情监测预警SaaS服务平台位于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的环境服务专题展区。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航天宏图火情监测预警指挥调度平台积极跟进火情发展趋势,结合遥感影像、红外影像,通过下垫面分析,在第一时间发出预警,并利用静止气象卫星、极轨卫星与高分卫星组网对火情进行监测。火势猛烈,发展迅速,火情监测预警指挥调度SaaS平台助力森林火灾应急救援,在灾情发生后,精准定位,迅速调度附近救援队前往火灾现场,参与救援,并对救援队行动路线进行动态追踪。


【责任编辑: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