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装卸设备安全事故
2022-05-19来源:中国安全生产 作者:
散装港口典型装卸设备主要有卸船机、装船机、堆取料机、皮带机等,通过对近年国内典型装卸设备安全生产事故分析,可以简单分为装卸设备关键结构件断裂事故、装卸设备关键齿轮(箱)及轴承因润滑不到位导致机损事故、装卸设备高空及吊装高风险作业安全事故、皮带运输部件摩擦着火事故、船岸碰撞事故五个方面。
港口装卸设备典型事故分类
一、 装卸设备关键结构件断裂事故。装卸设备关键结构件因锈蚀、疲劳突然断裂造成重大机损事故。装卸设备各大梁绞接销轴及连接件焊接结构是否存在应力疲劳导致失效、各关键结构件因长年腐蚀导致强度失效,在偶然过负荷或阵风台风状态下或操作不当或重大维修方案不当导致大机倾覆等机损事故。
典型事故案例,如2019年6月1日,XX港R1 取料机在对垛换层降臂架过程中,配重三脚架顶点与拉杆连接右侧销轴突然断裂,造成配重脱落、臂架失衡坠落扭曲,连带造成地面 BQ1 部分皮带机托辊架、堆场水槽和钢轨受损,直接损失及间接损失较大。
二、 装卸设备关键结构件润滑管理不到位造成机损事故。如装船机大回转机构齿轮啮合及轴承、链斗卸船机主提升轴轴承、齿轮箱及主运输皮带系统滚筒轴承等润滑管理尤为重要,关键部件润滑管理不当,可能造成装卸设备较大机损事故及装卸生产作业流程工期损失,严重影响到企业均衡生产作业计划的执行。
典型事故案例,如2015年7月23日,XX港装船作业流程一带式运输机驱动滚筒轴承因润滑管理不当,轴承缺少润滑脂且处于长期重载运行造成轴承报废,滚筒窜轴卡死,影响生产作业48小时,损失及影响较大。
三、 装卸设备高空及吊装高风险维修作业事故。因港口设备特点,港口高空及吊装维修高风险作业占常规高风险作业50%左右,现场高空作业及吊装维修作业技术方案不合理、安全评估及措施不足,现场管理不规范,稍有疏忽极容易造成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事故。
典型事故案例,如2006年2月25日,某施工队打磨带班陈某某带领本队打磨工朱某某等到总装码头桥吊2#机右侧联系梁箱体里打磨补焊的焊疤。在南端打磨的朱某某因上方焊疤位置较高不便打磨,为了提升脚手架高度,就将身旁联系梁下平面一只盖在投光灯预留孔上的木箱(规格为790mm×380mm×515mm)搬移到其打磨用的脚手架下面进行衬垫,导致原有的临时安全设施拆除,埋下了重大的安全隐患,最后导致边上带班作业的陈某某踏空坠落身亡。
四、 皮带系统运转部件摩擦着火事故。从以往事故案例来看,既有皮带滚筒与皮带摩擦直接着火事故,也有皮带部件摩擦间接引发积煤自燃事故。
典型事故案例一,2018 年 11 月 9 日,XX港三期T3-5 转接机房皮带着火事故,直接原因为皮带导料槽挡煤板卡住异物,长时间摩擦后发热,达到皮带引燃温度,皮带停机后局部长时间受热,导致引燃皮带;典型事故案例二,2020年6月6日,XX港SL1装船机悬皮皮带机火灾事故,其直接原因为SL1臂架前部清扫器部位与皮带摩擦发热,造成臂架东侧局部积煤温度升高,且有充足的空气流通,最终臂架东侧积煤发生燃烧,从而引燃皮带,停机时长达9天。
五、 船岸碰撞安全事故。船岸碰撞事故一般分为离靠泊碰撞事故及正常作业过程中碰撞事故。
典型事故案例,2019年3月17日,XX码头白班,当日13时46分,作业过程中,卸船码头卸4大机外委司机张XX在3#泊位XX811大船7#舱位置操作卸4向西行走时,因在工作岗位玩手机而导致卸4碰撞船舶通讯平台,致使该船通讯平台支架局部变形,卫星天线通讯线路受损,卸4投光灯支架损坏,司机室轨道局部变形,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34300元,船舶超计划停港2天;2007年11月16日,16:59时,XX公司所属的“新祥静”轮在准备靠石化煤码头过程中,触损煤码头及其1#卸船机,船首右舷舷墙向内凹进变形约4米,船首右舷锚链孔前沿船体外板有一约8m×0.2m的凹陷,右侧锚链孔下侧被右锚顶进,外板破裂约1m×1m,造成该船与煤码头不同程度受损的水上交通事故,船方、码头设施及卸船机机损直接经济损失约200万元。
港口装卸设备典型安全事故预防对策
针对以上典型装卸设备事故类型,有针对性分析事故发生的主客观原因,并从管理上和技术上采取措施,做针对性预防。
第一类安全隐患。加大装卸设备关键结构部件连接件锈蚀检测力度,结构件疲劳探伤检测力度,做好装卸设备重特大维修方案技术论证,再辨识再评估装卸设备重大危险源,制定企业技术管理标准,清点记录所有装卸设备关键绞接、焊接点并做好检测维护台账管理,及时消除关键结构部件潜在安全隐患。
第二类安全隐患。管理上制定合理的润滑管理制度,有考核有监督有执行;技术上制定装卸设备润滑图册,润滑点位齐全、润滑周期明确,关键齿轮箱润滑油定期检测、按质换油,做到按期按质按量科学润滑。
第三类安全隐患。针对装卸设备特点,一是要规范高空及吊装高风险作业管理制度及作业流程;二是要严格审核重大高空及吊装高风险作业方案,从技术措施、人员配置、工器具、安全措施等严格评估;三是要加强日常装卸设备高空及吊装高风险作业现场监管力度,及时纠正违章或不安全作业行为。
第四类安全隐患。一是从技术上加大重点区域如煤炭转接机房、重点部位如驱动部火灾监控力度,设置火灾监控感烟或视频监控装置,做到能及时报警及时处理;二是对于散货码头如煤炭码头要及时清除皮带沿线特定部位积煤,重点部位要制定清扫标准及频次,并严格监督执行;三是要加大动态巡查及点检力度,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四是做好全场消防工作,尤其是消防管道及工器具管理,在客观上能保证及时应急处置。
第五类安全隐患。船岸设备作业中碰撞事故,一是管理上采取措施防止人员误操作等导致岸基装卸设备主动碰撞轮船,如作业过程中严禁操作人员接打(玩)手机;二是通过技术手段加大船岸防碰撞技术改造,通过技术改造提升防碰撞安全可靠度。针对船岸靠离泊过程中碰撞,一是船岸双方要密切沟通协调并确认,特别是外轮靠离泊,双方语言可能存在障碍,必须严格执行引航靠离泊规程;二是船方在靠离泊前应根据气象水文条件优选合理进出港靠离泊时间;三是船方靠离泊应密切关注主辅航道交通状况,避免船船摩擦碰撞,制定合理的进出港方案。